高考复习冲刺之回扣教材
在高考生物复习备考中,研读教材抓基础是非常有效的方法。没有扎实的基础和系统的理论,就没有应考能力的充分展现。高考试卷中的容易题,一般是指试题的素材和答案均直接来自教材,中等难度部分,也有相当数量的试题的素材来自教材,或者略有变化,一些新颖性试题在教材中也能找到其“影子”,那么在最后的冲刺备考中,如何再读教材?
一、研读技法
技法一:对教材正文要精读
细读教材时,可采取画线、画圈的方法捕捉关键字、关键词、关键句,理解其含义;生物学基本概念、原理和规律可采取注解、批注等方法加深理解,弄清其内涵、外延,明确逻辑联系。精读教材时,主要针对教材的主干知识、重点知识。对抽象难理解处要反复多读、多思,并同相关的旧知识体系联系对比;在认识“是什么”的基础上,更多地探讨“如何”和“为什么”。此外,还要联系生活实践,能灵活地将生物知识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。
例1:(2019·全国卷Ⅰ·1)细胞凋亡是细胞死亡的一种类型。下列关于人体中细胞凋亡的叙述,正确的是( )
A.胎儿手的发育过程中不会发生细胞凋亡
B.小肠上皮细胞的自然更新过程中存在细胞凋亡现象
C.清除被病原体感染细胞的过程中不存在细胞凋亡现象
D.细胞凋亡是基因决定的细胞死亡过程,属于细胞坏死
[命题依据] A选项来源于教材必修1 P123“教材举例”及“图6-13图示”;B选项来源于教材必修1 P124“相关信息”;C选项来源于教材必1 P124“文字信息”;D选项来源于教材必修1 P123-124“文字信息”。
例2(2017·全国卷Ⅱ·2)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过程中,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 |